热线电话:0515-86116619
热门关键词: 闸阀| 球阀| 止回阀| 电站阀| 疏水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动态

科学技术

发布时间:2023-10-12 媒体动态       发布人:贝博米乐体育

  【概况】 2012年,全市科学技术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以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创新大会精神为主线,全面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创建,大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着力提升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

  【科技总实力继续位居全省第三位】 年内,根据省科技厅、省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全市科技总实力自2006年以来,继续在杭州、宁波之后,位居全省第三位,科学技术进步水平列全省第4位。在全省参加测评的90个县(市、区)中,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科技总实力分居全省第五位、第九位、第十一位。

  【4个县(市)列入省“十二五”农业重大成果转化工程实施区】 年内,省科技厅公布全省19个县(市、区)和十大名茶基地县为茶产业成果转化工程重点实施区域,14个竹产业重点县(市、区)为竹产业成果转化工程重点实施区域。诸暨市、新昌县、绍兴县、嵊州市被确定为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重点县(市、区),绍兴县被确定为竹产业升级转化工程重点县。

  【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镇(村)示范效应显现】 年内,绍兴县、诸暨市省级新农村科技示范镇(村)建设进一步推进,示范效应显现。绍兴县棠棣村、棠一村、六峰村打造科技服务平台,创建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诸暨市友谊村、章梅塔村建立春笋丰产林科技示范区、鞭笋丰产林科技示范区,建立冬笋丰产林科技示范区3个。

  【推进科技金融服务】 年内,市科技局与建设银行绍兴分行联合开展“建行助推科学技术创新行动”,专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出6款信贷产品,受到广大科技公司的欢迎。推出后,新增科技型企业信贷户25户,新增授信15亿元,发放贷款27亿元,新增达8亿元;与北京银行绍兴支行启动企业科技指导员入驻企业专项金融服务,推出设备通、智权贷、商银储、订单贷、担保贷、保理及保理池融资和短贷宝等金融理财产品,并在融资规模、审批程序和费率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与浙江中新力合做好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提供融资担保2000多万元。

  【举办“2012年绍兴科技活动周”活动】 年内,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等主要内容,重点组织了大型广场科普宣传咨询等活动,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咨询义诊,组织科学技术人员,以科技下乡、咨询服务、帮扶对接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显著】 年内,全市科技特派员团队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7项,示范推广“水稻双季双机插技术”等关键技术和新技术12项,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58期,培训农民2992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28万份。11人被评为2011年度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诸暨市人民政府被评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市科技局提供)

  【概况】 2012年,全市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新上国家级项目202项,省级项目87项。其中新上国家创新基金项目70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6项,国家星火科技计划项目45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61项。新上省重大专项32项,新上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689项,占全省总量的18.17%,居全省第二位。

  【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全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3.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75%,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3.2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76%。

  【32个项目(课题)列入省重大科学技术专项计划】 全年,全市有32个项目(课题)列入省重大科学技术专项计划。其中重点项目(课题)数18项,重点项目(课题)数14项,立项数占全省的8.96%,居全省各地市前列。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制造技术(8项)、新材料技术(7项)、节能环保技术(5项)、生物技术(4项)等领域。

  【13个项目列入生态省建设重大科学技术项目】 全年,全市组织环境保护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实施推广生态科技项目,新列40个市级生态专项。其中13个项目入选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入选数占全省的13.9%,居全省各地市第二位。

  【26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年内,根据科技部下达的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名单,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原料及微胶囊”等26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数占全省总数的30%,比2011年提高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基于物联网的小流域废物处置与利用项目启动】 年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物联网的小流域废物集中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探讨研究及示范”在全市实施,项目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和现存技术集成创新,对示范点的畜禽养殖、农林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进一步促进全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

  【70个项目获国家创新基金4890万元】 全年,全市共70个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支持,获立项补助资金4890万元,立项数量和立项资金分别占全省的16.8%和17.6%,均居全省第二位,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2009年以来,全市共有234个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支持,获立项补助资金总额达1.69亿元。(市科技局提供)

  【概况】 2012年,全市贯彻省市两级政府的战略部署,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优势企业不断涌现,创新体系日趋成熟。全市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省级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6家。建成省级企业研究院2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1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家,孵化场地面积近50万平方米。

  【获批创建省农业高科技园区】 年内,绍兴市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获批创建“十二五”期间省农业高科技园区。农业高科技园区依托绍兴中亚工贸园有限公司,以科研院校科技为支撑,搭建发展创新载体。其孵化器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以农业为特色的国家级孵化器。重点启动建设了水产种苗产业园,占地面积57.6公顷。

  【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年内,以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江南大学为共建单位的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中心于2011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进入建设期,建设期3年,这是全市首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黄酒技术研究中心。

  【上虞绿色精细化工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通过省级验收】 年内,上虞绿色精细化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过省级验收。平台成立于2008年5月,是上虞市第一家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省重大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累计投资8459万元,成立了4个研发中心、4个中试基地和3个服务中心,发展了企业会员230余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8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4项,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新增2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年内,全市新增2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立项数占全省的11.3%。29家研发中心共拥有科研资产29500万元,研发场地42000平方米,本科(中级)以上工程技术人员954名,占中心工作人员的比例达66%,2011年研发投入达49700万元。至此,全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18家,占全省的14%。

  【新增8家省级企业研究院】 年内,全市新增8家省级企业研究院,立项数占全省的19.5%,与杭州市并列全省第一位。8家企业研究院已拥有授权的发明专利95项,主持行业和国家标准数99个,科研设备4.40亿元,研发场地38993平方米,高级职称人员129人,博士14人,2011年度研发费用超过2亿元。自2009年启动省级企业研究院建设以来,全市已建成省级企业研究院20家,占全省的19.8%,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三花股份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年内,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该企业是亚洲最大的制冷、空调自控元器件生产基地,其主导产品四通换向阀全球市场占有率56%、截止阀35%、电磁阀37%、电子膨胀阀23%,产销量均达到全球同行前列,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中国制造500强企业。

  【新认定11家省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 年内,全市新认定11家省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其中示范企业4家、试点企业7家,分别占全省新认定数的8.90%和13%。全市自2007年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以来,已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省创新型示范企业25家,试点21家,总量在杭州、宁波之后,居全省第三位。

  【中纺院江南分院被认定为首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年内,中纺院江南分院被认定为全市首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纺院江南分院是政府为主体引进共建的第一家创新载体,自2005年7月落户绍兴以来,围绕绍兴纺织业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质量检测、人员培训等服务,把国内纺织高新技术通过分院的服务平台在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和企业示范基地实现产业化,对全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

  【“精工钢构”建成绍兴县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年内,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绍兴县第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拥有170余名专职研发人员,近年来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5项发明专利,与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全市首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立】 年内,浙江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绍兴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立,这是全市首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该中心是绍兴市引进的、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整合纳米院在海外的科技人才资源,在绍兴建立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心成立后,全市企业可实时接触到纳米院项目库中国外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成果,还可以与包括浙江大学北美校友总会、美国华人医药科学家协会(CAPS)、中法绿色科技交流协会在内的30余家海外华人协会(机构),及数万名(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海外高科技公司建立联系,成为全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的桥梁和交流的平台。(市科技局提供)

  【概况】 2012年,市科技局规范科技成果奖励、登记工作,有计划地做好科技成果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市技术市场促进会、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开展科技成果鉴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工作。全市登记科技成果734项,市本级全年科技合同认定登记304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量达6707万元,其中技贸交易额达4280万元。全市评出绍兴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名,一、二、三等奖80项,科技成果转化奖5项。

  【组织召开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会】 7月3日,为帮助全市印染企业适应新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市科技局组织全市60多家印染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会。并实地考察了绍兴海神印染有限公司的“高效低能耗深井曝气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示范点和绍兴立新印染有限公司的“污泥干燥处理技术”应用示范点。

  【启动实施企业科技指导员】 8月,市科技局启动企业科技指导员实施方案,经过指导员与企业相互选择,确定6所高校、4个科研机构的105名科技人员,分六个团队,入驻105家中小企业担任科技指导员,并在10月20日举行了“绍兴市第一批企业科技指导员入驻签约仪式”。企业科技指导员的入驻,有效引导了市内高校、创新载体、技术转移中心的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建立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长效工作机制。

  【举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科技合作洽谈会】 8月26日,由市政府举办、市科技局等承办的“绍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科技合作洽谈会”举行。来自海外的22名专家带来了光伏、风能、太阳能建筑、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现代农业高效植物生长、节能技术等26个新兴产业高科技项目,与全市40余家规模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现场对接洽谈,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6项。

  【举行大院名校在绍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合作对接会】 9月21日至22日,由市科技局主办的大院名校在绍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合作对接会在市区举行,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纺织相关行业两个领域组织了专场对接,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的26位专家、教授,携103项最新研究成果与绍兴62家企业进行了对接。共有15家企业就15个科技项目与相关专家达成合作意向。

  【举办绍兴市——中科院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合作对接活动】 11月2日至3日,由市政府、省科技厅、中科院院地合作局、中科院上海分院主办,市科技局承办的绍兴市——中科院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合作对接活动在市区举行。来自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13家科研院所的30多位专家带来了近70项最新科技成果,与绍兴70多家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洽谈对接,现场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0余个。

  【修订完善《绍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年内,修订完善后的《绍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施行。《绍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对全市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的授予条件和评审范围作了较大的修订,新增了科技成果转化奖,市科技一等奖奖金由1万元提高到8万元,授奖数量由8项增加到10项,进一步体现了对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加强创新载体和中介机构的建设】 全年,全市新增创新载体20家,其中新列入省创新载体4家,新列入省重点中介机构1家。全市累计共引进共建各类创新载体128家,运转正常的121家,其中与企业共建114家,与地方政府共建7家,与国(境)外高校院所共建的有1家。

  【32个项目获2011年度省科技奖】 年内,全市有32个项目获2011年度省科技奖。占全省科技奖获奖项目数的11.4%,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1项。同时,有6个项目(人员)获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占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奖总获奖项目(人员)数的27.2%,获奖数名列全省各地市前茅。

  【87个项目(人)获2012年度市政府科技奖】 年内,全市有87个项目(人)获2012年度市政府科技奖。其中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柏剡、绍兴文理学院教授杜时贵获重大贡献奖,10个项目获一等奖,20个项目获二等奖,50个项目获三等奖,5个项目获科技果转化奖。(市科技局提供)

  【概况】 2012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精神,围绕科学技术工作重心,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以全方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为主线,加强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机制,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综合能力,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2023件和12360件,分别比2011年增长40.59%和38.55%。

  【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工作】 年内,市科技局围绕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为主要内容,制订《2012年绍兴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部署各县(市)政府和市级各部门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任务。在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市政府发文成立了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

  【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2023件】 全年,全市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2023件,比2011年增长40.5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3063件,同比增长47.4%。专利授权总量达到12360件,同比增长38.5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46件,同比增长20.97%。

  【加强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年内,市科技局依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省知识产权局下发的《2012年知识产权执“护航”专项行动方案》的精神,及时制定行动方案,并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护航”专项行动。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投诉和咨询15件,其中正式立案受理9件。结合人民陪审员工作,参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审理和调处10余次。

  【《绍兴黄酒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首发】 年内,《绍兴黄酒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首发。这是国内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研究黄酒知识产权的著作,对保护绍兴黄酒产业的知识产权有较强的服务性。内容有绍兴黄酒的商标战略、专利战略、著作权战略、地理标志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战略、反不正当竞争战略、知识产权国际战略等。

  【新增一批专利示范企业】 全年,全市有9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试点,占全省入选数的12.8%;16家企业入选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占全省的10%。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15家,占全省的19.2%,居全省第三位;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54家,占全省的15.8%,居全省第二位;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25家。(市科技局提供)

  【概况】 2012年,全市地震服务部门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着力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地震应急、震害防御和地震监测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得到扎实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得到拓展,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并起草《绍兴市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报市政府审批。

  【推进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建设】 8月22日,绍兴镜湖强震动台、上虞崧厦强震动台、嵊州浦口强震动台和绍兴县钱清GNSS台全部通过省专家组验收,投入运行。诸暨东和前兆地震台和绍兴柯桥地震台通过考核运行阶段。这些项目全部投入运行后,全市将拥有前兆、测震和强震三个学课的地震观察手段,使全市地震监测网络得到加强完善,地震监测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编制发布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9月,经过一年多的前期调研、征求多方意见,《绍兴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发布。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系统地剖析了现有的工作基础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综合的对策措施。

  【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全年全市科技(地震)系统组织并且开展咨询活动(科技下乡)4次、接受咨询3500多人次,发送宣传资料4000余份、宣传品2000多个,展出科普展板100多块。5月12日在《绍兴日报》刊发“防震减灾,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宣传专版,组织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近40个成员单位参加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绍兴分会。

  【强化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 全年,全市新招收20多名地震应急志愿者,全市地震应急志愿者人数达到100多名。50多名骨干成员参加了11月上旬召开的市地震应急志愿者工作会议。会上,省地震局应急处负责人作了“地震应急及志愿者技能素养”的专题讲授,并给每位志愿者配发了必要的个人装备。(市科技局提供)

  【概况】 2012年,全市气象部门围绕“以人为本、无微不至、面向民生、面向决策”的服务新理念,从监测预报能力、基层应急防灾减灾体系和队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部门应急联动响应能力、气象应急组织领导和预案体系等方面加强建设。做好关键农事期气象和越商大会、第二十一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活动的决策气象服务。

  基础业务质量保持稳定,年度地面测报、农气测报、酸雨测报错情率分别为0.004‰、0.0‰和0.0‰,地面常规报传输率为100%,在全省气象行业地面测报竞赛中,市气象局获得团体第三名。全市共有12人次做到“百班无错”,6人次通过“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验收。预报质量有较大提高,其中一般性降水预报准确率与2011年相比提高12.50个百分点。1个项目获得省气象局科学与技术三等奖,1人获得青年科技奖,1篇论文获得第二届省自然科技学术奖三等奖,有17篇技术论文在各级期刊上发表,1人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优秀值班预报员。绍兴市气象局被中国气象局授予“2011~2012年度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被省气象局表彰为“之江气象先锋”创先争优先进单位;被市政府授予“2012年度市级机关(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和“服务地方发展特别贡献奖”,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在全市行风评议中列综合评议第二位、社会服务第一位,嵊州市气象局王力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加快推进气象业务体系现代化】 年内,市气象局加强完善和优化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编制完成了《绍兴市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绍兴市霾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建设交通、霾观测系统,CMACast卫星广播接收系统投入业务试运行。新建区域自动气象站17个,更新改造区域自动站23个,新增中尺度自动站天气监测产品和气候监测产品,完成新昌农业园区10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工作。加强部门合作,开展气象资源共建共享,全市完成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并通过验收,在全市重要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等农村重点部位新建气象灾害监测站25个。

  【率先实现气象防灾减灾乡镇(街道)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年内,经过连续四年的深化创建,市气象局在省内率先实现气象防灾减灾乡镇(街道)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启动《气象防灾减灾百村示范千村达标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创建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村(社区)31个,达标村(社区)303个。推进乡镇、社区、学校、医院和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新增认证达标单位64个,全市认证达标单位总数达181个。加强部门联络,与民政局签署合作备忘录。

  【气象服务助力农业现代“两区”建设】 年内,新昌县省级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经过多次修改上报省气象局,其他各地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开展气象服务工作,诸暨在香榧种植园区、上虞在设施农业蔬菜基地、嵊州在茶叶种植现代农业园区、绍兴县在水产养殖基地等建设气象工作室、建成7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安装全球眼实景观测系统开展物候观测,安装园区iTV气象直播频道、气象电子显示屏为园区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实时、科学、翔实的农业气象观测信息与试验研究支撑,实现从关键农时服务向农业生产全程精细化服务转变。上虞杨梅、新昌茶叶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

  【采取多项举措做好强台风“海葵”气象服务】 年内,市气象局采取多项举措做好强台风“海葵”气象服务。一是打通“绿色通道”,手机短信实现全网发布。市气象局联合市应急办根据《浙江省突发事件应急短信发布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家通信运营企业协商,首次开通了台风警报手机短信发布“绿色通道”,通过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向绍兴区域手机用户进行全网发送,绍兴地区数百万手机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取了市气象台发布的强台风紧急警报,为做好防台抗台准备工作赢得充裕的时间。二是利用强势媒体,预警信息播发无缝隙。市气象局与市广电总台密切合作,向市广电总台每小时发送台风位置、强度、风力等最新动态,电视台、电台24小时不间断播出最新台风动态和台风预警信息。市气象局局长孔学祥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接受电视台连线采访并全市直播,为广大群众分析台风走势和风雨影响,宣传科学防御指南。三是联合国土部门开展突发地质灾害预警。

  【开展人工增雨保障服务】 4月2日夜,上虞、诸暨、新昌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大大降低了森林防火等级。进入10月,连近二十日无降水,月降水量不到历史同期的三成,应新昌县政府的要求,新昌气象部门在10月29日开展了以改善江河水质为目的人影作业。10月30日,市政府、市森防指举行绍兴市森林消防灭火实战演练,嵊州市人影作业队作为全市人影应急队伍代表参与了演练。全年全市人影共作业发射25枚火箭弹。

  【加强气象科普宣传】 年内,市气象局按照气象科普宣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要求,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法制宣传日等契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媒体等合作,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创建校园示范气象站,成功创建浙江省校园示范气象站2个,全国校园示范气象站1个,绍兴市群贤小学、新昌县城东小学红领巾气象站落成。同时,绍兴县气象局被评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继续推广《农村房屋防雷设计施工实用图集》和农村防雷实用技术,开展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等培训,提高公众气象信息应用水平。

  【加强防雷安全社会管理和行政执法】 年内,市气象局按照“平安建设”考核的要求,强化防雷安全管理,向政府报告年度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向社会发布年度雷电监测公报。推进防雷工作规范化,市、县两级防雷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全市完成定期检测1808项,竣工检测1040项,雷击风险评估149项。完成区属64所小学校舍防雷检测。开展全市基层防雷机构标准化创建,深化“群众满意基层防雷所、办事窗口”创建,在防雷技术服务第三方回访中,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1%。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办法》,以“六五”普法为契机,开展气象法制宣传,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依法履行管理职责,规范气象行政许可,规范健全行政审批,全市共有执法持证人员45名,共受理许可项目920件,行政执法检查253次,其中当场责令整改5次,立案审查1次。(市气象局提供)

乐鱼app下载独播_乐鱼登录网站

地址:江苏省建湖县宝塔南街72号

电话:0515-86116619

邮箱:qwd6218@sina.com